(鄭根嶺 央視網新聞社區中心值班總監)
  這次研討會的主題是大數據時代如何判斷新聞事實與價值,我個人理解選這個題目至少有兩層用意,一個是大數據時代,數據非常龐雜,真假莫辨,需要評論來幫助破除迷霧、辨識真假,剛剛楊耕身說的那個例子就很好。第二層是大數據時代的數據海量豐富,本身有利於評論發揮作用,分析判斷新聞事實與價值,這是我的兩點理解,但是我也非常困惑。
  第一個是有一些新聞事實,連新聞報道,甚至調查性報道都難以搞清的事,評論能行麽?比如說前兩天我微信里轉的一個,默克爾住南京索菲特銀河大酒店,說是去之前派人考察,嫌公關安排得太貴,總統套房太貴,後來說一般性的商務套房就行了。我當時一看我說這篇文章寫的挺好的啊,語句通順,也沒懷疑,就隨手轉了還點評了一兩句“中國官員要這樣就好了”之類的,結果朋友圈裡有一個大學同學,在江蘇無錫,是一個政府官員,在過去他就在朋友圈裡質疑過我一些東西,然後就跟我提出質疑,他說這個酒店我也比較熟悉,這個情況不是這樣的,你看這個可靠不可靠。雖說政府官員提出一些問題一般我們可能比較反感,但是他一提我心裡就機靈了一下,就網上百度了一下,發現這個事是2007年的一個事,2007年默克爾訪問過,那時候炒過,好像2010年也炒過,但是這次呢,默克爾有沒有去南京,按說我們看新聞的話應該也能判斷,但是我們一看這個也懶得去搜懶得去辨識,所以就隨手轉了,結果鬧了這麼一下。
  第二個困惑,雖然這個評論可以分析、判斷,但是有時候評論作者說評論要儘量全面一點,站得住腳,但是有時候評論越全面你的評論越沒法寫,人家不是說“片面的深刻”嘛,片面的深刻有時候還挺有道理的。舉個例子,就說最近很熱鬧的那個廣場舞中國大媽這個事,你說他本身就是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情,你從反對的角度說有他的道理,你從大媽們的角度說,也有他的道理,你要是寫的太全面了,反而沒啥意思。
  昨天在飯桌上聽到的,我們這次一個獲獎作者沒來的,叫李清,好像就因為這個事惹出一個事,他寫了一篇批這個廣場舞大媽的,結果鬧得北京的一個跳廣場舞的大媽,天天到新浪,也就是他就職的單位,去靜坐。新浪那邊也沒辦法,好像把他開了吧?我本來一想,李清今年要來,曹林也要來,這兩個人應該很熱鬧,我高興得要命,結果這家伙也沒來成,也不知道跟那件事有沒有關係。曹林在微博上也轉一個廣場舞大媽有關的一個新聞評論自己加了點比喻,也差點惹了個事,什麼事待會他自己講吧,差點引起個群體性的抗議事件。
  第三個困惑呢,我說有時候評論可以指引報道,你比如說可以提一些質疑,提出一些疑問,然後對搞新聞報道的人指引一個方向,往那個方向繼續的跟蹤報道。但是呢,新聞報道本身熱點轉換得特別快,又特別愛追熱點。評論是在新聞報道出來以後,就新聞來抒發議論,這本身有些滯後,所以說報道新聞的記者會不會被你的評論指引,也是一個疑問。總之呢,大數據有助於判斷新聞事實與價值,作為個案個例可以這麼講,但是推而廣之,一概而論,我覺得有點懸,我就說這幾句。
  文/鄭根嶺  (原標題:鄭根嶺:大數據推而廣之還有點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t77ttumj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